社会培养帆船选手正逐步成为中国竞技帆船后备人才的新兴潜在力量| 体教融合下的中国青少年帆船运动发展①
编者按
自去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正式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来,全国多地已先后印发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相关方案意见。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去年解读文件时曾说,体育包括青少年体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而竞技体育的发展应该融入面向人人的体育中去。当前学校体育的发展正在转变观念,从过去仅仅注重增强体质,向学会、勤练、常赛转变,并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体育的教学、训练和竞赛体系。当前,体教融合发展背景下,中国青少年帆船运动也正悄然发生改变,中帆协特推出专题,与大家一起洞悉体教融合下的中国青少年帆船运动发展。
在2021梅沙教育全国青少年帆船联赛前两站的赛事中,梅沙教育旗下梅沙远航班培养的小水手共揽下男、女激光4.7级,男、女Topper5.3级共四个竞赛组别的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三名也包揽大半,实力强劲。今年是梅沙教育与全国青少年帆船联赛携手的第七年,也是梅沙远航班设立的第四年。通过帆船,梅沙教育的体教融合探索之路可以说实现了阶段性的成功,也给未来指明了更加清晰的方向。本篇是《体教融合下的中国青少年帆船运动发展》专题第一篇。
以帆船运动作为体教融合载体
梅沙教育的宗旨包括一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项终生陪伴的户外运动爱好。“帆船是户外运动中非常正能量的一项,对于人的性格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一面。”梅沙远航学校创始人、万科集团合伙人、梅沙教育BU首席合伙人张纪文说,“相对于大多数运动需要的一些天赋条件,帆船更加适合所有的孩子,无论体型还是其它特质,各种各样的孩子都能在帆船运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张纪文
在张纪文看来,未来竞技体育发展的过程,需要社会更多的支持,需要成为一个全民行为,“从青少年开始为帆船运动培养最广阔的基础人群,并在这个基础人群里面诞生更多专业选手甚至职业选手,是未来的趋势。”也正是如此,梅沙教育自七年前开始深耕帆船运动,赞助赛事、创立梅沙远航班。
在梅沙远航班,学生们每周有两天的时间要进行帆船训练,四天的时间完成正常的教学大纲计划学习。梅沙远航班执行校长陶阳介绍说:“我们在统筹教学的时候,需要兼顾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升学成绩,兼顾孩子们的帆船特长发展,兼顾家长对孩子未来发展的期待等等方面,实现孩子们学业和运动的双赢。”
在2021梅沙教育全国青少年帆船联赛中获得男子Topper5.3级别冠、亚军的苏若缺和苏若愚是一对双胞胎,也是梅沙远航班八年级的学生,两人学习成绩很出色,赛场上的发挥也很棒。对于在远航班的学习,两人表示帆船训练虽然占据了一些学习的时间,但也是学习的一部分,而文化课程只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提高效率就没问题。苏若愚说:“帆船和学业是可以非常好地结合在一起的,学习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帆船就是很好的放松自己的方式。”
△苏若禺
△苏若缺
运动成绩与学业成绩同步
“我们所有远航班的孩子,他们的帆船运动成绩和他们的学业成绩是同步的,帆船成绩最好的孩子,同时学习成绩也是最好的。这是我们这几年发现的一个非常令我们惊讶的现象。”张纪文说道,“我们在探究其中原因的时候发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仅是学业上的成长,更重要的是性格的塑造。这一点上,帆船运动带给他们的是巨大的改变,坚韧、执着、竞争性,同时对自己行为的规范化、自我掌控等等,帮助他们在学业和运动两方面同时取得成功。”
就读梅沙远航班七年级的李一诺,接触帆船运动仅仅一年,但她的妈妈陈素婷已经看到了她的巨大变化,“去年端午节她刚考完二级水手归来,曾告诉我:妈妈我好害怕翻船,浪一来我就怂,事后想起来就后怕。但今年五月初在秦皇岛比赛,她可以勇战20节以上的妖风,我在视频里看到她壮烈翻船、奋力回正,百折不挠的样子让我感触,孩子长大了。”
△李一诺(前)和同学
“体育,是学习如何去赢的好载体。为了一点点的进步,你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而很多的努力也只能进步一点点。”陈越湘是九年级学生陈家翰的妈妈。陈家翰2015年接触帆船,在进入梅沙远航班后更是参加了Topper世锦赛等许多赛事,“孩子进入远航班之后,我觉得最大的变化,是他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温暖的、能自我规划和管理的人。远航班这个集体有不一样的激励机制,每个人的对手都是自己,这里没有火药味,只有良性共振。孩子在这里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做一个有幸福能力的人,这是我更看重的。”
△陈家翰
梅沙远航班的执行校长陶阳看来,孩子们在帆船的训练和比赛中的性格塑造,是体教融合的过程中非常有价值的一个点。“我们的孩子不会是传统意义上的被学习绑架的状态,他们的心态非常开放、情绪非常阳光,在整个竞技运动当中,他们在不断体会挑战极限、接受失败、再次重新挑战,这其中培养了一个重要的能力——自驱力。尤其是进入高中以后,这些孩子的自驱力是让学校的老师们都有明显的感受和对比。孩子们在学业、性格和运动专长三个方面,其实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个状态,这也是我们最成功的地方。”
帆船是非常特别的经历
在梅沙远航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对于帆船的理解和目标。苏若愚说,自己目前的短期目标是参加Topper世锦赛,到激光级还希望可以进入国家队。不过,在帆船上有所发展仅仅只是这些孩子们未来成长的一部分。“帆船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经历,很难去描述,但是如果有这种经历,肯定是会对你的学习生涯还有一生都有影响的。”苏若缺说。
“对这一代被父母给予更多规划和保障的年轻人而言,瞬息万变的大海就像未来变幻莫测的人生,搏击大海意味着教育和成长,意味着回归谦卑,直面弱点和挑战,沉淀得失心,最后找到自我成长和内在平和。”陈素婷说。远航班是孩子学习的一段经历,但帆船可以是终生的爱好。
陈越湘认为,远航班有两个“赠品”,“一个是当孩子走向社会的时候,他身上携带着创变者的DNA。另一个赠品则是,当他中年甚至老年的时候,他依然有一颗活力四射的心,吆喝五湖四海的伙计们去玩一把帆船,那是他持续一生的爱好。”这两个“赠品”的意义或许远大于学业的成绩。
张纪文曾说,“做远航班是一个理想,是一个对教育改变的理想,希望可以成功。”通过梅沙教育全国青少年帆船联赛和梅沙远航班,梅沙教育会在发展帆船运动上走得更加坚定。“帆船运动在体教融合这一方面是非常正向的,我们也会将梅沙杯持续地办下去。未来,希望可以有更多的船型让更多不同年龄的孩子能够加入进来。另一方面,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在更早的时候开始接触帆船运动,为专业竞技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去做一些引导。我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秘书长刘卫东表示,十分欣喜地看到部分社会帆船俱乐部、学校培养的优秀选手开始逐步成为中国竞技帆船后备人才的一股新兴的潜在力量,当前,社会发掘、培养帆船后备人才的模式虽然还仅仅是个开始,可能还不足以形成对中国帆船后备人才的补充,但随着社会俱乐部、学校等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培训规模的不断扩大、青少年帆船人才的持续涌现,相信在未来的五年、最多是十年后,社会培养人才一定会成为中国帆船竞技后备人才的一股重要力量,并最终将成为核心和支柱力量。坚信在未来的二十年、三十年后一定会出现由今天的社会俱乐部、学校等培养出的亚洲冠军、世界冠军、甚至是奥运冠军。
本文转自中国日报5月31日刊文《张纪文:做远航班是一个对教育改变的理想》